
7月14日,医统天下与中国邮政联合宣布,全国首家以邮政网点为经营主体的便民药店在北京房山区青龙湖邮政所正式开业。 中国邮政的网点多,基本上下班的路上能碰到好几个,分分钟就把药给买了,在便利性方面的确有了很大提高。 全覆盖,可以任性地将药店无死角覆盖到全国各地每一个隐秘的角落 中国邮政的网络覆盖能力举世无双,连一些偏远山区,甚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半山腰都有中国邮政的网点,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中国邮政的药房将在全国范围内四处开花。 开药店对中国邮政而言已不是第一次“吃螃蟹”。早在2018年4月,中国邮政就制定了加快发展医疗等高附加值业务的目标,并在2019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了国内第一家自营药店—— “中邮大药房”。如今,在自营了几个月,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从业经验后,中国邮政又和医统天下合作打造药店,也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中国邮政是国家级战略单位,和那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没有资质的小药店小诊所相比,中国邮政在进军医药行业后,在商品品质、物流保障、服务升级等方面的优势也会进一步显示出来。但是,在互联网医药行业,中国邮政并不是唯一的玩家。 在此之前,已成为独角兽企业的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早就凭借电商平台的优势,不断放大其在线上医药上的影响力,阿里健康的市值甚至已超越百度。 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更多的零售巨头纷纷携巨资不分昼夜地跑马圈地,原本宽阔的线上医药赛道因为巨头的加入而变得拥挤: 早在2003年,今年斥资119亿收购麦德龙的物美集团就拿下北京门头沟的一家国有药品公司,到2019年6月,物美11家便利店已完成药品上架销售。 2016年初,电商巨头苏宁易购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开始涉足医药电商第三方平台,如今,苏宁易购医药馆已现雏形。 2018年12月,首家屈臣氏药房现身广东佛山禅城区,接下来,屈臣氏药房将依托全国3000多家屈臣氏店不断扩张。 2019年6月,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正式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染指医药零售行业的意图非常明显,全国便利店数量第一的中石化进入医药行业后,预计将引起前所未有的行业地震。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离不开医药,为什么这些年我们身边的实体店越来越少,药店越来越多?而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公司的终极目标,巨头们入局医药行业,正是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空间。 数据显示,2012-2016年OTC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9.24%。未来,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驱动下,OTC行业有望保持10%左右的增速。2017年我国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占到总销售额的22.6%。业界分析,到2020年,国内将形成4000亿的处方外流市场,这么有想象力的市场,巨头们当然不会放过。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第13条明确指出,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促进信息公开,打破垄断优势正当其时,这波及时的政策红利,巨头们当然不会错过。 而中国邮政等巨头加入后,全国药品超4000亿药品零售市场格局也将发生巨变,这对全国45万家零售药店,特别是那些实力平平的单体药店,都将是严酷的挑战。 因为药品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家对药品的管控是很严厉的,这种竞争的前提是在药店分级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展开的。 未来,医药零售市场将采取药店分级的管理制度,这一点已经形成了业内共识。 也就是说,医药零售市场将分成三类:一类药店只能经营非处方药;二类药店可以经营非处方药和部分处方药;只有三类药店可经营全部药品。 理论上,中国邮政、物美、屈臣氏等连锁便利店与零售药店争抢的是OTC以及保健食品、食品、一二类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市场份额。 但是,因为这些巨头们实力雄厚,他们可以通过并购有药事服务能力的企业获得销售处方药的资质,这意味着未来很多零售药店的空间将会大量被挤压。 所以,药店分级的管理制度背后的潜台词是:药店不改变,我们就改变药店! 根据原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发布的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7年11月,全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2.9万家;零售药店22.5万家。 而基于药店分级,在巨头们不收购有药事服务能力的企业的理想状态下,这些零售药店中,1/5万家将会转成AAA级药店,1/5万家将会转成A级药店,2/5万家将转成AA级药店,其余1/5万家,即20%的药店将会消失。 所以,面对这个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必须主动求变以增强自己的应对风险的能力,主动寻求提高升级自己潜力的机会,就像这么必然从我们眼前消失的20%的药店:如果药店不变化,时代必须拿药店下手!https://mp.weixin.qq.com/s/TLyh86HQmb9nXcYocGUO2g